两会专访 | 周育先:打造“国之大材”,坚持战略理性和经济理性

发布者:中材科技 发布时间:2022-03-11 浏览量:0

编者按  2022年全国两会,哪些话题最受关注?有调查显示,科技创新是十大备受关注话题之一。事实上,这也是历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初心如磐,使命如炬,代表委员心系“国之大者”,在春天的盛会里参政议政,履职尽责;会场之外,建材行业从业者也在思考如何践行“国之大者”。近日,《中国建材报》专访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

113

“草根央企”,是中国建材集团曾经的绰号,形象地描绘了这家企业当初的窘境。
20年前,这家央企底子薄、资金少。曾有媒体报道,2002年,这个集团面临的是资不抵债:2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却有30多亿元的银行逾期负债。
今天,这家建材行业唯一的央企,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世界领先的新材料开发商和综合服务商。“草根央企”一词随着中国建材集团的发展壮大而成为历史。
2019年11月,周育先被任命为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在该集团2022年度工作会议上,他强调——要以持续创新为动力,心系“国之大者”,打造“国之大材”,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更大作用。
新征程,新使命,他们给自己提出了新要求。


转变理念,提高站位

周育先成为中国建材集团的掌舵者,从2019年到现在,中间已经跨越了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在这不短的时间里,有人认为中国建材集团在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化。“中国建材集团以前定下的价值观、行为准则,都挺好的, ‘三足鼎立’也挺好的,为什么要变?”周育先笑着说。

否定、推翻,不是他的工作方法。继承、发扬,顺势更新,是他更推崇的工作思路。2021年,中国建材集团确定新的企业使命“材料创造美好世界”,也提出心系“国之大者”,打造“国之大材”的新理念。
中国建材集团原来是一家传统的建材产品制造商,后定位转变为基础建材、新材料、工程技术服务“三足鼎立”的综合建材供应服务商。周育先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转变、提高站位。
“一个充分竞争格局下的商业化公司,如何能够围绕着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些重大决策部署,围绕着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一些‘卡脖子’技术和材料,真正朝着高科技、数字经济、低碳经济方向发展?首先理念上要转变,要提高站位。”周育先表示。
如何提高站位?他提出用“国之大者”观察、分析问题,定位中国建材集团的政治站位。
自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国之大者”,强调:“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党员干部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
在周育先看来,党中央围绕应对世情、国情、党情而提出的思想主张、确立的重大战略、完善的重大制度、推进的重大工作,都是“国之大者”。“国之大者”是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根据我国当前所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形势提出来的思考,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引领性。
具体到中国建材集团,心系“国之大者”就是要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什么是最需要发展的产业方向。




上一篇:淬炼“精兵” 强基提质丨土建事......

下一篇:三八节 | 致苏州非矿院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