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非矿院研发中心刘定桦博士成功入选江苏省2024年“双创博士”项目。
双创博士:科研人才的“强引擎”
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是省委、省政府为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创业青年人才设立的重点工程,项目旨在选拔和支持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优秀青年博士人才,为其开展高水平研究、推动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平台与资源支持。
严标准、严准入:
学历:需持有国内外博士学位(境外学历须教育部认证)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工作关系:首次全职在江苏工作并缴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创新团队:深耕研究的“探索者”
在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刘定桦正专注地操作反应釜。作为2024年江苏省“双创博士”企业创新类入选者,这位年轻的矿物加工工程博士以非金属矿为舞台,正在石墨新材料领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创新故事。
突破技术壁垒,推动系统研发
石墨加工及利用存在着“路径长、路径多“的整体特征,通过关键技术突破,由点带面形成技术体系,推动石墨加工利用技术的系统创新是石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刘定桦在石墨大鳞片保护性浮选、无氟无硝提纯、高温提纯、低温无硫可膨、石墨复合材料等方向寻求技术突破。其主持的“天然石墨复合双极板材料开发”项目已形成工艺技术包,正在中试孵化;开发的“天然石墨无氟控硝绿色提纯技术”,解决了传统化学提纯工艺中氟污染、硝酸过量消耗等难题,将高纯石墨生产成本降低35%以上,相关成果获2023年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科技奖一等奖。
产学研用融合,践行双创使命
作为JCP等多部SCI期刊审稿专家,他坚持学术与产业并重。“创新必须扎根产业土壤。”刘定桦常挂在嘴边。他推动建立“非金属矿物材料研发平台”,以问题导向和应用导向双向驱动,聚焦石墨原料特性、加工方法与材料服役机制的关联性基础研究,积极推动石墨新材料在新能源、核电、密封、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其研究成果已发表SCI、EI等高水平论文多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相关论文被引百余次。在团队其他成员的眼中,“刘博士总能用工程思维把复杂理论简化为可落地的技术方案”。
知识赋能 点亮未来
“从矿物加工到石墨新材料,始终不变的是用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的初心。” 这位扎根研发一线的博士,用行动诠释着这句话。在苏州非矿院这片科研沃土上,刘定桦正以石墨为墨,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双创答卷。